资讯 >   >  正文

江南大学:十年“纺织之光”获奖历程,也是学校纺织学科飞速发展十年

评论

长期以来,江南大学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纺织之光基金会”)情谊深厚、合作深入。在纺织之光基金会历届表彰的院校名单中,作为我国纺织科技人才主要培养基地之一的江南大学表现卓著。


【资料图】

从2012年开始,江南大学共计近80位在纺织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获得“纺织之光”各类奖项。

回顾这十年,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感慨颇多。“十年‘纺织之光’获奖历程,同时也是江南大学纺织学科飞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全体江南纺织人不懈攀登奋进,坚定走在通往纺织强国的梦想之路上。

针对纺织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方式,江南大学也进行了诸多尝试。从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维度考量,顾正彪认为,当下纺织领域人才培养要坚守卓越育人理念,着眼“三个导向”,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一是,素质导向的通识教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用通识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树立让中国从纺织大国迈入纺织强国的广阔视野和远大梦想;需要用通识教育培养解决全球性问题、不断创造新的价值的纺织人才,提升中国纺织在世界的话语权。

二是,知识导向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紧跟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传统纺织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提出,纺织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应应势而动,强调创造力培养和学以致用,推动纺织业向绿色、低碳、可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是,能力导向的交叉教育。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大国重器,我们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一批具有交叉思维、复合能力的创新人才,强化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质疑批判精神、训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推进纺织业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

获奖教师:

从青丝到白发,为纺织育新人鞠躬尽瘁

“获奖教师们从青丝到白发,为纺织育新人鞠躬尽瘁。”谈起获奖教师,顾正彪这样评价。

2017年获奖教师蒋高明,长期从事针织工艺,智能针织装备和针织结构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很多纺织行业的学术骨干和专业能手。作为高校老师,他十分注重教学模式的因材施教。带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针对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导”的艺术、“引”的技巧、“帮”的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校通过与德国卡尔迈耶公司开展长期的良好合作,建立了“江南大学&卡尔迈耶经编研究中心”。五年来,“中心”多次派遣本科生、研究生进入国内知名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习参与了多个产品开发项目。例如外科用疝修补网、竹炭纤维系列产品、紧密纺高支棉型面料、PTT纤维系列产品等培养了学生实践、科研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学生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许多毕业生在国内各类经编企业中担任要职成为重要的技术力量。

2014年获奖教师王鸿博,多年来扎根纺织专业本科教学和科研一线,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了诸多人才。让王鸿博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对母校的认可。1986年刚工作时,他到了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分院,条件非常艰苦,但这批学生对母校的感情非常深厚。2012年江南大学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这批学生非常积极地为基金会捐赠,有的学生不要求署名,有的是以班级的名义捐赠。“我相信学生对母校的情感往往也是源于对某个老师的感激之情,毕业多年的学生依旧对母校和老师心怀感恩,让我非常感动。”王鸿博深有感触地说。

2018年获奖教师徐阳对个性化教学情有独钟,他认为,教学因个性而丰富多彩,课堂因个性而生机盎然。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通过教师个性思想的展示,会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与学习兴趣,让课堂创造力不断进发,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作为老师,徐阳最大的成就与骄傲是学生,最大的幸福也是学生。当每年在学生教学评价中看到对自己教学成效的肯定以及对老师的爱戴时、当他指导的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科创比赛屡获佳绩时、当每年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当学生在工作岗位不断取得成就时,他内心充满了喜悦、满足与骄傲。

获奖学生:

作为一名纺织工作者感到自豪与骄傲

江南大学不少获奖同学从纺织“门外汉”成为行业“专业手”。据学校初步统计,2012年到2021年获“纺织之光”学生奖的50名学生中,目前有17名学生在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继续从事纺织教育教学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纺织学科和纺织教育的热爱。

李欣欣2009年至2013年就读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013年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学生奖,这让她坚定了自己选择走科研和教育之路的自信心。结识了一众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李欣欣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也看到了我国纺织科技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她表示,作为一名纺织工作者更觉得自豪与骄傲。

李欣欣说,最初选择纺织专业是因为从小见到了像母亲这样的一线纺织女工的不易,她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尽些力。随着对纺织认识的深入,了解了其在军事国防、航空航天、民生福祉、生物医疗等关键领域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纺织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让李欣欣更加肯定了当初的专业选择。

李欣欣本科的专业是相对偏重实践的服装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服装工艺》让她印象深刻,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课程。这门课涉及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裁剪和上机缝纫等系列实操,当同学们把自己的服装作品穿上身时是非常有成就感。毕业后,李欣欣成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她也把这种以基于OBE的教学方式引入到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依托于产品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创新,效果非常不错。

在江南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她被独自派往福建一家针织机械企业为来自印度的工程师培训针织工艺,因为要尽量用浅显的英文把专业技术讲解清楚,同时还要解答他们生产中遇到的系列疑问,为了表现尽可能专业,她每晚都备课到凌晨一点左右,这次经历一方面让李欣欣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更重要是对她后期赴土耳其、韩国、台湾等地区进行技术服务积累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欣欣最后祝福纺织之光基金会越来越好,表彰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继续助推和引领我们行业的科技发展;祝福母校江南大学越办越好,桃李满天下、才俊如星流;祝愿师弟师妹们学业有成、梦想成真,在工作岗位上绽放异彩,成为母校的骄傲。

标签: 江南大学 纺织教育 通识教育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