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  正文

全球热头条丨尉犁县“超级棉田”喜获丰收 亩产比去年提高149.6公斤

评论

11月10日,尉犁县传出喜讯,两名“90后”种植管理的3000亩“超级棉田”丰收,棉花亩均单产达403.6公斤,比去年提高149.6公斤。

今年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极飞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员工艾海鹏和凌磊挑战种植管理“超级棉田”的第2年。两人在棉花种植、病虫害防治、智能施肥上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和提升,棉田无人化管理率由去年的60%提升至80%。


(资料图)

去年4月,艾海鹏和凌磊依托农业无人机、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挑战2人种植3000亩“超级棉田”。

当地种了几十年棉花的农民听了连连摇头:“3000亩棉花地至少需要二三十人来管理。仅凭两个没有种地经验的小伙子来完成,怎么可能呢?”

“超级棉田”项目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化农机、农业技术、棉田管理中,实现机耕、机播、智能管理、机收一条龙作业。

经历了去年的风灾,“超级棉田”今年在整体防风措施上做了较大创新,利用“棉麦分播”技术人工制造“微型防风工事”,即在3月中旬铺膜播麦子,等到4月初再播棉花,此时麦子已生长到10厘米以上,形成一道挡风墙,大风来临时对棉苗的影响就减轻了。

“水肥管理是棉花种植过程中的重点,投入人力、资金最多。”艾海鹏说,如何减少人力成本,降低投入,保证棉花健康生长,成为他们的工作重心。

在“超级棉田”里,极飞科技布置100多个土壤传感器,土壤湿度达到下限时,它会自动报警,通过数据传输到自动化灌溉系统,系统会自动打开田间智能电动阀及时灌溉;当土壤湿度达到上限时,会自动停止供水。

有了智能化高科技助力,两位年轻人不需亲自下地,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轻松管理棉田。

“与传统棉田相比,‘超级棉田’今年人工、水肥、农药三项投入,每亩减少约400元。”艾海鹏开心地说。

“我们用事实证明,智能化高科技数字农业比传统管理方式所需的人力可以大为缩减,1个人种千亩棉田成为可见的现实。”艾海鹏说。

标签: 人工制造 怎么可能呢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