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  正文

天天速读:保税棉观察:通关力度加大 库存下降明显

评论

2022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担忧暂时减弱,国内外期货价格平稳回升,国内进口企业通关积极性明显增加,保税棉库存数量明显下降。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汇总数据,截至8月中旬,港口未通关外棉库存在13.78万吨左右,环比下降近10万吨。

一、棉价快速反弹下游恢复缓慢

近一个月来,全球宏观经济的压力有所减轻,商品期货迅速企稳回升。同时,市场对新年度全球供应的担忧引发新一轮炒作,ICE棉花期货大幅回升,国内郑棉期货相应跟涨。由于外强内弱形势突出,目前内外棉现货价差在6000元以上,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资料图】

目前,国内纺织企业纱布产销率虽略有回升,但整体恢复迹象不明显,国内外纺织下游市场恢复依然缓慢,订单下降的趋势仍没有明显改善。在消费难以跟上的情况下,棉价突然大涨也使下游产品提价面临更大困难。

二、通关力度加大库存明显下降

尽管以上情况不利于棉花市场复苏,但在国际棉市企稳回升和新疆棉禁令的影响下,国内进口企业对外棉的采购力度有所增加,企业通关力度有所加大。近一个月,各大港口保税棉库存数量普遍下降,其中青岛港的降幅较大。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8月中旬,各主要港口未通关外棉保税库存统计如下:

青岛港9.8万吨,上月同期为18.77万吨,其中巴西棉2.94万吨,印度棉0.83万吨,美棉3.35万吨,澳棉0.35万吨,中亚棉0.10万吨,西非棉1.83万吨,墨西哥、苏丹、以色列、埃及、希腊等总计约0.40万吨。

张家港3.48万吨,上月3.97万吨,主要为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和非洲棉。

南通港0.5万吨,上月0.6万吨,主要为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和非洲棉。

三、后期展望

目前,全球宏观经济的风险暂时缓和,全球新年度供应之忧引发市场炒作,外棉价格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受制于下游消费不力,国内进口企业的采购能否持续还需观察,外棉价格继续上冲将有较大阻力。同时,距离北半球新棉上市还有一段时间,外棉到港数量难以增加,短期内港口保税棉库存数量或继续下降。

标签: 宏观经济 监测系统 企稳回升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