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  正文

棉纱销售未起色 纺企试探性报涨

评论

据了解,4月下旬以来棉纱消费市场恢复不明显,江浙地区中小棉纺厂、织造厂通过限产、停产及“五一”放假等多种方式应对纱布累库率上升风险,但与OE纱、C40S及以下不同,C50S及以上报价、成交价则连续企稳,表现相对坚挺。因欧美等国品牌服装厂、采购商对新疆棉花产品进口禁令执行趋严,中国接单企业或只能采购美国皮马棉、埃及吉扎棉、以色列皮马棉等应对,成本上升较明显。

受ICE期棉主力合约连破150美分/磅、155美分/磅的拉动,美棉、巴西棉、澳棉、西非棉、印度棉等船货/保税棉报价应声大幅上涨,一些采用进口棉配棉纺纱的棉纺织厂被迫上调棉纱报价(幅度一般在300-500元/吨),与100%采用新疆棉或地产棉配棉的纱价走势相背离。

江苏某纺企表示,采购进口棉纺纱企业主要以承接出口单为主,虽近期外棉价格大幅上涨,但人民币连续贬值一定程度上抵消原料成本快速增加压力。从调查看,受国内外棉价联袂上涨及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产地棉纱FOB/CNF报价上调等影响,近日河南、山东、河北等一些棉纺厂也试探性上调国产棉纱报价200-300元/吨,由于织造、面料等终端接受消化能力较有限,上涨后销售效果并不理想。

标签: 棉纺织厂 成本上升 巴基斯坦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