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雪峰课题组建立了一种温和的光降解方案,通过协同的铀酰光催化机制,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9种塑料的降解,其中包括5种塑料的混合降解,为塑料垃圾处理提供了可持续性解决方案的科学模型。相关论文成果于7月29日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期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姜雪峰认为做到闭环和循环才是塑料降解的意义,如果能将使用后的塑料垃圾再次转化为单体或其他高附加值基础化学原料,用于生产具有不同性能的新塑料,就能最大程度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损耗以及塑料使用后所带来的污染。
——降解塑料细分产品中PBAT和PLA产业化最高
可降解塑料按原料来源分类,可分为两大类:生物基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有PLA、PHA、PBS等,主要原料均是农作物。PBAT、PCL等属于石油基可降解塑料。PBAT属于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较为成熟,拥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市场应用最广泛的可降解材料之一。
——全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模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数据,近年来,随着国内禁限塑政策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增速不断升高。2016-2021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销量从15万吨增长至120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52%。根据海正生材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十四五”期末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量预计达470万吨,前瞻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销量约169万吨。未来,随着限塑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技术进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销量将进一步增长。
根据普拉司网数据,2023年3月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均价约为2.255万元/吨,估算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市场规模约381亿元。
——市场渗透率较低、替代空间大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截至2019年,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同时,中国快递塑料包装每年消耗量约为180万吨,外卖塑料包装为50多万吨。同时,参考目前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在塑料制品市场中的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前瞻以2%-3%的渗透率测算,2020年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规模约为15万吨左右。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全球技术的发展,白色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各个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减少甚至断绝非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根据Grandview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来内,全球的生物降解塑料将以CAGR9.4%的增速上升至2027年的76亿美元左右。整体来看,全球范围内,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前景一片明媚。
前瞻认为,PLA和PBAT的产业化程度较高,也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方向。相比较PBAT,PLA的成本较高,且技术壁垒突破难度较大,且中国的发展仍属于较为初步的阶段。然而由于下游应用领域中,PLA和PBAT有着重叠的领域,可以互相利用双方的性能优点,以及价格、成本和技术优势,制作混合产品,达到性价比最高。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