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  正文

世界热消息:清朝民众有多愚昧麻木?外国人目睹清朝刑场砍头,围观群众在欢呼

评论


(相关资料图)

我们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之所以会放弃医学,选择文学的原因是他觉得旧社会的人麻木不仁,用医学去救他们的身体不管用,必须要以笔为武器,写文章去抨击他们,让他们从心灵的深处知道自己的腐朽之处,明白旧社会的黑暗之处。

让鲁迅先生有这么大的改变的东西,是当时日本播放的一部电影。中国人在里面表演的角色是叛徒,被日本人绑起来准备砍头。砍头的那一霎那,不少的中国民众居然在欢呼,让鲁迅先生觉得实在是太过于荒谬了,让他从那时开始认识到了中国国民的麻木不仁,已经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

其实除了中国文人有这样的感慨之外,有两位英国人在目睹了清朝刑场砍头之后,也留下了一句评价,让后世的人感慨颇深。

这两位英国人,一位是在中国传教了38年的传教士,还有一位是英国专门研究远东问题的学者。可以说他们两个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的深透,后期他们还撰写了一本记录晚清民情的书,名字叫做《龙旗下的臣民》。

这两位英国人在这本书里面,对行刑的场景写得很清楚。行刑的地方是广州沙面,当时的政府有预告说行刑时间为下午4:30。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提前半个小时行程,外面就已经有很多人了。

大家的样子给人的感觉他们是来看好戏的,毕竟中国人最爱看戏了。原本砍头就比较血腥,一条生命会因为那条大刀的落下而逝去,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惶恐的事情。可是中国人的脸上没有害怕,只有期待,他们想看砍头的场景,他们一点都不会感到害怕。

《龙旗下的臣民》对此场景提出了一个深深的疑问:“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民,真的是没有同情心的吗?”

那时的刑场其实不是开放的,有明确规定不允许放普通老百姓入内。很多行刑的地方为了密封性,外面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木门,门外站着不少的士兵把守。原本觉得管理很森严,但让两位英国人大开眼界的是,你只要给守卫几个硬币,他们就会把门打开让你进去,这不允许闲杂人入内的规定实在是太没有价值含量了。 外国人入内之后,发现行刑的地方很脏,很多血迹还没有来得及清理,乱七八糟的团在一起,发出阵阵的恶臭味道。周围的人好似闻不见,他们丝毫不在意,在人群当中不停的交流,甚至有些人还发出哄笑声。他们觉得行刑的场面一点都不严肃,一点都不害怕。

等一队士兵带着犯人进场的时候,这些围观的人甚至还会在嘴里面爆发出喝彩声,一声叫的比一声高,好像自己在看什么精彩的球赛一样,抑制不住兴奋。罪犯确实和电视剧里面演的那样,头戴枷锁,脚戴镣铐,刽子手站在他们的后面。这里忘了说,刽子手的形象和我们平时见识到的可不同,他们也就像个普通人,有些还瘦瘦小小,当扛着一把大刀的时候,很多人都怀疑他们好像拿不动吧。

跪在地上的罪犯脸上肯定是愁云惨淡的,但是围观着的民众却是兴高采烈的。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位英国人觉得观众和罪犯好像不在一个空间一样。

砍头的过程,很麻利。刽子手拿刀用的力气不太像他自己的,毕竟那么瘦弱,让对方能利落地死去,还真的是没想到。

总结:

其实对这两位英国人来讲,他们写下这本《龙旗下的臣民》绝对不是被中国砍头的场面吓到了,觉得终身难忘。也不是说觉得中国砍头的酷刑比较残酷,要写下来进行抨击。他们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那群围观的观众,两位英国人觉得群众的漠然实在是太让人害怕了,简直扭曲了人性,他们比拿刀的刽子手更让人胆战心惊。面对同伴的死去,居然只剩下盲目的喝彩声!中国当时社会的黑暗,该到了什么地步啊?

标签: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