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7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Yoel Fink团队在Nature在线报道了一款声学织物,模拟人的耳朵功能,首先将声音转换为机械振动,然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听见并记录微弱的声音。同时,该织物跟普通衣物无差别,可以多次机洗都完好无损。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严威,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双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材料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微弱的压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压电材料中,压电无机材料显示出高压电性能,但是由于刚性、易碎的特性是其很难加工成纤维。而聚合物表现出易加工特点,制备的纤维其形状和尺寸均可调整,但其压电性能远远低于无机材料。据此,科研工作者试图开发复合材料即结合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优势来制备压电复合材料,通过它们各自的优势从而克服其局限性。但是,复合材料的性能却远远低于研究者的期望,且无机材料的压电性能和纤维的加工性能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据此,文章作者利用热拉伸策略制造了具有最佳压电性能的聚合物纤维。首先将材料加热至柔软状态,然后以恒定的速度拉伸,最后伸长成直径均匀的纤维。拉伸和极化的结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使大分子链及其晶体结构在形成时沿着纤维的轴定向,以及诱导电偶极子,这导致响应于机械刺激的电荷流量增加,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压电性能。制备的织物基体由高模量纱线与棉线构造,可像鼓膜一样高效地将声压转化为机械振动。然后,纤维传感器像耳蜗一样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从而监测并记录声音。无论是在安静的图书馆中,还是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这种织物都可以捕捉声音,并且还能确定诸如拍手之类的突然响声的精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