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  正文

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为啥就能办成事?

评论

设“办不成事”窗口为啥就能办成事?

“办不成事”窗口的给力值得点赞,但是原来的窗口为啥失效,也需要反思

据报道,日,南京玄武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一个“办不成事”窗口,市民吴女士就在这个窗口的协助下,办成了一件原本现场可能无法办成的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窗口的设立,是为办事受阻的企业和百姓提供更快捷的办成渠道,未来也将推广到各个分区。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暖心的便民举措,可在网上引发了一些疑惑。比如,什么业务是现场可能无法办成而在这个窗口就能办成的?理论上,现在政务部门的设置已经比较细化,能覆盖绝大多数民众需要办的业务。依法依规该给民众办事的,各业务窗口就该给办,如果既有窗口不能办,到了“办不成事”窗口就办成了,那不禁让人怀疑要么是原来的业务窗口有问题,要么是政务设置存在不妥之处。

“办不成事”窗口的给力值得点赞,但是原来的窗口为啥失效,也需要一定反思。其实检索新闻能发现,开设“办不成事”窗口,北京去年就开始探索。按照当时媒体报道,“办不成事”指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境。

从报道的一些办成事的案例来看,多数涉及跨部门、跨窗口协调问题。事务简单、按部就班的事情,多数窗口能及时尽责办成,但遇到一些特殊的、繁琐的事项,各窗口之间就可能相互推诿,让办事民众反复奔波,求助无门。就此而言,“办不成事”窗口更像是跨部门协调窗口,发挥既有制度下查漏补缺的功能。

因而从治本的角度看,“办不成事”窗口不能只发挥针对个案的“办事”功能,还应该当做一种调研和反思窗口,把遇到的各种疑事难事分门别类,搞清楚每件事遭阻的原因是什么,疏通制度的办事渠道。该完善流程的完善流程,该进行追责的进行追责。让今天在“办不成事”窗口办成的事,明天去正常的业务窗口也能办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今线上办事越来越便捷的时代,很多老年群体不会或者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他们可能是“办不成事”的主要对象。如果有一个类似“办不成事”的特殊窗口为他们服务,这倒也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守一

标签: 办不成事 窗口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