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  正文

时代发展迅速 中医药也要跟上脚步

评论

中医药文化是沧州重要文化脉络之一。自2018年本报通过访谈、专栏等形式关注沧州大医张锡纯以来,结合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曾被冷落过的中医药文化重新被纳入人们科学对待、客观评价的视野,也日益走进千家万户。本期开始,本报在关注张锡纯的基础上,将报道范围拓展至沧州中医药文化层面,以期对发掘沧州医药文化的脉络发展和弘扬传承尽媒体引导、推动之力。

沧州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经走出了扁鹊、刘完素、张锡纯等杰出的中医名家,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扶正固本”“气通人和”等中医思想再次发挥强大作用,成为沧州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医学武器

医学巨匠出沧州

沧州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与武术、杂技、运河等资源共同成为沧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以来,到金元时期刘完素引领形成的“河间学派”,再到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张锡纯,沧州医药名人辈出,中医药文化劲头迅猛、长盛不衰、独领风骚。

提起沧州中医药文化,就得从扁鹊说起。扁鹊,姓秦,名越人,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任丘人。他创立中医学脉诊,开启中医学先河。《史记》称赞他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他精于全科,并全面掌握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中医技法。他用一生的时间,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疗方法上作出了卓越贡献。扁鹊,注定是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一个耀眼的存在。

往事越千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沧州大地,在金代又出现了一位影响深远的医学大家刘完素。采访中,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吕旺这样评价先辈: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寒凉派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首。他主要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精研医理。他认为处方用药,要因人而异,应视病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环境、疾病的实际情况等来选择用药,不可一成不变。他善于运用五运六气治疗疾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再过千年,另一位生活在清末民初的中医大家、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张锡纯在盐山出现。

多年来醉心张锡纯研究的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博士刘建说,张锡纯持“中西之说皆不可废”“合中西医融贯为一”之论,终生践行不渝,在中西医汇通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他的医学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在医学界影响极大。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医学病例,被称为“第一可法之书”“医家必读之书”。张锡纯因屡起沉疴、救人危难、医名远播,与当时的江苏陆晋笙、泰兴杨如侯、广东刘蔚初一起被誉为“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并称名医“三张”。

在这片散发着缕缕药香的沃土上,三位医学巨匠相继诞生。看似偶然的背后,是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是中医药文化一脉相传的生生不息。在护佑百姓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巨匠名医的出现,一代代中医人不断探索实践、传承创新,使中医药在沧州大地上根深叶茂、繁荣葳蕤。

如今沧州中医药发展,更是蓬勃向上、人才济济,沧州已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

中医药文化成热点

在深入挖掘沧州中医药文化方面,我市充分利用扁鹊、刘完素、张锡纯这3张名片,深挖学术思想,传承创新中医药特色文化。几年来,中医文化寻根祭拜医祖扁鹊大会在任丘举办、刘完素学术论坛相聚河间、张锡纯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展大会亮相盐山、张锡纯学术研究室挂牌成立、仁村“张锡纯故居纪念馆”即将开馆等一系列动作,使沧州中医药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与此同时,《沧州日报》及时跟进,并揭开张锡纯研究序幕。从访谈到寻访立达医院旧址,从故居修建到纪念大会,为研究持续加温。沧州的张锡纯研究热现象也吸引了河北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的关注,他们把目标锁定张锡纯,并邀请央视共同拍摄纪录片,目前沧州部分已经拍摄完毕。沧州医专也于去年11月成立了张锡纯读书会。

在宣传中医名家、中医药文化发展方面,还有一些文化学者功不可没。张锡纯文化研究学者王鹏从张锡纯的著作版本入手,先后收集了十几个版本100多本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并把这些得来不易的珍贵书籍无偿捐献给沧州医专图书馆。在他的努力下,《医学衷中参西录》1918年最初版本,已列入省“燕赵医脉研究”项目,即将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远在吉林的名老中医刘宝恒,去年出版了《我谈张锡纯》,为研究张锡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盐山县张锡纯文化研究协会的吕少军、韩玉瓒出谋划策,创作剧本《大医张锡纯》,成功举办两届“张锡纯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用中医药文化引领健康文旅产业,提升了盐山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疫情防控中显威力

目前,沧州中医药文化在吸收、融合中医疗法和人文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等理论体系,深受百姓欢迎。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在轻症、重症甚至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卫健委中医科科长苗欣介绍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为集中隔离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发放预防用汤剂、颗粒剂累计359290袋(瓶)、药茶33967袋、香囊27348个,获益群众达12.8万人,不仅为预防方药的调方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在中医药应对疫情的战场上飘起了“沧州味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成为社会共识,发展中医药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工作。国务院也下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梳理过往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沧州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比如区域发展的不衡、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中医药人员不足等问题,仍是沧州中医药文化跨越式前进的阻碍。因此,加强中医药文化台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医联体建设、延伸中医药服务链条等,仍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标签: 中医药 文化 发展 传承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载信息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邮箱:5855973@qq.com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网 | 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